«

记录一次coze工作流设计的体验-感想篇

时间:2025-11-6 16:14     作者:wanzi     分类: AI


AI爆发的盛况不用多谈,随即而来的出现了很多的平台/框架(coze、dify、n8n等)、应用(AI智能体、AI工作流、知识库等)。一下子让许多的互联网产品迎来新的生命力,因此也出现了:

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作为it工作者,不免有一些担忧,担忧着要参与进来,与时俱进的卷进去。所以,小编也在这样的背景和公司的要求下也卷了进来,并且完整的体验了一把。也在体验完之后,有了一点经验和感悟想分享出来。


不要太神话AI 工作流

1. “AI 工作流”不是新技术,而是技术的新组合与新语境

所以,AI 工作流 = 传统工作流 + 智能化(NLP、图像识别、推理、生成等)


2. 大模型(LLM)让“流程智能化”变得低成本、可扩展


3. 商业叙事与市场炒作:从“数字化”“自动化”到“AI 原生”


4. 真实需求在升级:企业不仅要“流程跑起来”,还要“自己思考”


5. 技术基础设施成熟了


为什么大家都在搞 AI 工作流?

原因 说明
技术可行性 大模型让流程智能化变得简单、低成本
市场需求升级 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自动化,而是“能思考”的流程
商业叙事红利 “AI”是当前最有效的市场标签
生态成熟 工具链、云服务、API 等支持快速落地
竞争压力 如果别人都在推 AI 工作流,你不做就显得“落后”

所以,“AI 工作流”不是全新发明,而是传统工作流在 AI 时代的一次升级与重新包装。它的价值不在于“有没有流程”,而在于“流程是否具备智能感知、理解和决策能力”。

正如有人调侃:“以前叫‘审批流’,现在叫‘AI 智能审批 Agent’,工资翻倍,PPT 更酷。”

但不可否认,这次升级确实带来了质的飞跃,尤其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、动态决策、人机协同等方面。